金融界: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张天任:大力发展智慧型储能电站,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1-3-5 12:44:00  阅读数:3124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第9次赴京履职,他围绕“十四五”规划、绿色低碳发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领域准备了20余件议案和建议,其中一件专门提到要大力发展智慧型储能电站,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大任务之一。张天任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推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利用。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电力输出不稳定,不平滑,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等特性,这对电网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张天任建议,发展智慧型储能电站,帮助可再生能源平滑出力,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削峰填谷”,补充用电缺口,改善电力质量,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

全球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领军企业天能控股集团一直是智慧型储能电站的探索者和实践者。“2004年,天能开始研究铅炭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17年时间,天能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在全国各地以及海外打造了不少成功的项目案例。”张天任表示,天能已经建成了非洲光伏储能离网项目、长兴10千伏雉城储能电站、衢州灰坪乡大麦源村0.4千伏储能电站等多个储能示范项目,真正做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但在调研过程中,张天任也发现,目前储能电站普遍受制于产业政策、市场定位、价格机制、规范标准等因素,行业无法得到健康发展。

对此,张天任建议,将储能产业纳入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储能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并加强行业发展顶层设计指导,建立新型电储能国家规划体系。推动储能应用和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集中攻克制约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形成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支持铅炭电池等新型电池在储能电站上的广泛应用,推动数字技术和储能技术的深入融合,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大储能产业规模。另外,还应统筹推进各类电力市场建设,引导开展市场化运营。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