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潮评|“商业外摆”怎么摆好,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发布时间:2023-3-7 16:46:00  阅读数:2499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摆”这个词“火了”。

据潮新闻报道,为刺激消费潜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近期全国不少地方都鼓励商业外摆试点,为回归的“烟火气”加码。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建议支持外摆经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就提交了《关于后疫情时代扶持地摊经济发展稳就业保民生的建议》,提出要打造地方特色地摊经济,使其成为旅游打卡地。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也建议支持外摆经营,活跃“夜经济”。

在人来人往的地方摆个摊儿,把具有本店特色的商品等放在门口招徕顾客,这些都是商业经营中的自然行为。不过,随着城市治理要求的变化,有一段时间,在城市街区摆摊设点或者开设夜市等常常与“脏乱差”画上了等号,列入了重点整治清理的不文明经营行为。

不期而至的疫情,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也让公众对“商业外摆”和“地摊经济”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同年5月,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经历过疫情大考,杭州、上海、昆明、南京……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治理理念的改善或升级中,得到了适度放松管理尺度的自信。

为促进消费回暖,让“烟火气”回归,今年以来,多地出台相关举措鼓励商业外摆,以提振消费活力,扩展城市商业形态。

外摆摊点既是城市户外商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映照城市商业繁荣的窗口。当时尚而又前卫的咖啡店门前放下桌椅撑起遮阳伞时,一片舒适又接地气的消费氛围就出现了,在春风恣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走过路过都会忍不住想坐下来。不过,也有人担心外摆会带来噪音、卫生、交通等问题。因此,如何在营造整洁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市容环境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接地气生活的要求,成为各地积极探索实践的热点问题。

地摊经济和“商业外摆”是一把“双刃剑”,不宜“一禁了之”,更不能“一放了之”,如何有序放开考验管理智慧。

2020年,杭州为统筹市容秩序管理、促进就业消费、助力复商复市,率全国之先,尝试推出餐饮业有序外摆。杭州对外摆的时间、申请主体都有规定,明确提出五个“不得”原则:不得占用相邻商家、店家场所,不得占用城市道路,不得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不得占用或妨碍无障碍、消防、市政等公共设施正常使用,不得占用城市绿地。正是这些非常细致的“规矩”,让杭州的商业外摆避免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也尽可能避免了噪音、卫生、交通堵塞等问题。各地的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商业外摆的规范化,是共同的思路。

规范有序的商业外摆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还能助力商圈增颜值、聚人气,为推动消费复苏注入新动能。但是,复苏经济刺激消费,应具备前瞻的思维,不仅盯着眼下看,更要怀揣向前看。“商业外摆”不能停留于规范有序放开的层次,怎么摆出风景、摆出特色、带旺人气,各地还需结合实际继续探索。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