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支持湖州市高水平建设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3-4 16:43:00  阅读数:1174

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同根、同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从源头推动三大结构调整、以最低成本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但目前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工作中,仍存在制度、管理、保障层面的困难与挑战。

一是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亟待重塑。降碳政策体系尚未与现有生态环境管理政策有效衔接,仍缺乏减污与降碳相协同的制度体系,导致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建设缺少上位的法律法规支撑。

二是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减污降碳协同工作涉及能源、产业、环保、科技等多个领域,跨部门协作推进的要求高,工作责任尚未明确,评价考核机制刚性不足,协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三是减污降碳协同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出时间尚短,专业的人才配备、资金安排和技术模式打造还有待进一步保障。全面掌握水气土与温室气体减排专业知识的人才稀缺,减污降碳工作开展时缺乏专项经费支持,缺乏协同技术应用的专业指导。

 

建议:

一是建议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政策支持。加快建立完善碳排放管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构建全国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推动试点地区在碳汇价值转化、污水碳源替代等领域先行先试。

二是建议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技术支撑针对减污降碳协同根源性、内生性问题,在全国层面分阶段发布一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技术清单,全面强化对地方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工作的指导。

三是建议强化减污降碳协同资金支持。推动中央生态环保资金向减污降碳协同项目倾斜,鼓励地方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谋划建设,加快建立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