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包+技术服务:浙江为复工复产配置“双保险”

发布时间:2020-3-5 10:55:00  阅读数:7213

 

 

“没有递交任何材料,就收到90余万元返还资金,我们是衢州首批收到社保费返还的企业之一,这真是实实在在的‘大红包’。”日前,浙江喜尔康智能家居有限公司人事部部长胡泳介绍说,企业将合理利用这笔资金,提升复工复产的效率。

据了解,为助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减轻企业用工成本,浙江省衢州市从2月28日起向当地企业返还一个月社会保险费,预计3月将为企业返还社保费3亿余元。

除此之外,浙江省各地针对企业面临的用工难、物流畅通难、产业链协同难等堵点,相继出台惠企暖企政策。在采取“备案制+负面清单+承诺制”措施、简化复工复产确认程序、开辟外地员工返程绿色通道等方式的同时,还着重强化技术服务,用以推动复工复产提速。

截至2月24日,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为98.6%,限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为95.6%,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为99.3%,省重点项目复工率为99.8%。

保障政策供给,以解燃眉之急

从云南楚雄大姚县出发,经过两个日夜的长途奔波,2月18日晚,84名工人乘坐大巴车抵达湖州长兴……这是长兴县为当地天能集团外地员工组织的又一趟包车。

2月16日,湖州市政府出台《关于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的意见》,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资金。该《意见》出台48小时内,当地就有61辆包车从安徽、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接回务工人员1834人,企业全额补贴包车费用及发放用功补助和奖励资金等,共计500余万元。

作为劳务输入大省的浙江,外来务工人员约占全省用工总量的50%左右,由于疫情造成的“用工难”问题尤为凸显,浙江省为此开展“十省百市千县”省际劳务合作接返员工行动。据监测统计,截至2月29日,已有987万省外务工人员回到浙江。

对于量大面广的浙江企业而言,除了要解决“用工难”,财税补贴、金融支持、降本减负类的相关政策,更是一场及时雨。

近一个月来,浙江先后出台了“1+X”系列惠企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实施效果。比如,通过实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政策,全省2月份共发放优惠贷款832笔、金额171.82亿元,支持重点企业556家,同时省级财政再给予一定贴息支持。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省财政部门已累计兑现或减免资金55.37亿元。新近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进一步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费。”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社保厅厅长鲁俊表示,该政策实施后,预计可为企业减轻社会保险费负担约469亿元。

强化科技服务,推行精准帮扶

“受疫情影响,公司的一些关键岗位工人无法到岗,生产线出现了‘肠梗阻’,影响产量和按时交货”。2月18日,位于绍兴新昌的翔宇轴承有限公司拨通了当地科技局的“企业复工技术服务热线”。次日,浙江工业大学新昌研究院总工程师周见行等专家便上门解惑。

新昌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囿于疫情,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不能完全解决,当地充分发挥企业复工专家团专家的技术优势,用机器替代人工,用科技提升产能,积极帮助企业破解用工不足等生产难题。

无独有偶,宁波市科技局启动“爱心科技人”志愿行动已近一月,集结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80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为复工企业提供产线运行应急保障、技术研发支持。

在浙江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宋志恒看来,科技部门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开展精准帮扶,可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第一时间研究出台了惠企暖企的‘八条举措’,建立了重点围绕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各类创新主体,梳理全省重点研发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8张服务清单,并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全力支持科技企业复工复产和抗疫情、促发展。”

截至2月底,浙江省科技部门通过实施“双百”专项行动,深化“三服务”,已组建的省市县116个服务组、5支党员服务先锋队以及450多名科技特派员活跃于复工复产的企业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或因产业链还没完全疏通,或者新订单难觅,纵有政策供给与科技帮扶,浙江小微企业产能恢复情况还不够理想。

“有的企业家‘没复工睡不着,复工了更睡不着’。”鲁俊直言道,政府部门仍将需围绕畅通经济循环,进一步狠抓政策补缺和政策落地,努力同广大企业和百万浙商一起挺过难关,共同迎来浙江经济的全面复苏。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