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张天任代表:让产业工人成为能工巧匠,推动实体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

发布时间:2020-5-21 15:35:00  阅读数:4723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打造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的提案》,建议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畅通其成长成才通道,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领导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劳动大军;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全面部署;2019年,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

张天任介绍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发展极为困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瓶颈亟待突破:产业工人地位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总体质量还需要提升;队伍建设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张天任强调,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的迫切需要。因此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支持产业工人政治地位提升。一是开展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素质建设工程,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产业工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提高工人党员比例,重视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小微企业中发展工人党员,重点发展生产一线工人、技术能手特别是优秀青年工人入党;增加产业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等评选中的名额比例。

加快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一是积极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联通教育链、产业链,重点做好“校企互通”、“校地互动”、“校际互融”三件事,加快实现产教融合,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推动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产业工作室联盟,鼓励和支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纳入全国科技进步奖评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健全产业工人成长发展体系。一是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打破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界限,打破产业工人职业转换、岗位调整、职位晋级的限制。二是各级政府加快建立技能评价体系,重点用好技能提升、技能评价、技能比武三个载体,制定出台奖励办法,设立专项奖励经费用于奖励。三是加强产业工人技能国际交流与合作,选派优秀技能人才赴制造业强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研修学习、技术交流、技能竞赛,增进产业工人互学互鉴。

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研判分析、及时准确掌握产业工人思想、生产生活、技术技能状况等。二是大力发挥面向产业工人的网络公共学习平台和新媒体矩阵的作用,加强网上教育引领,满足产业工人个性化学习需求。三是全力推进“互联网+”普惠性服务,打造好“网上职工之家”,推进面向产业工人的网上入会转会、医疗、就业、帮扶救助、法律援助和日常生活优惠等公共服务,畅通产业工人诉求表达渠道。

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一是加大财政补贴,加大就业专项资金对职业培训补贴的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和补贴对象,落实企业培训费用列入成本并按规定在税前扣除;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对参加技师、高级技师教育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产业工人,给予培训费补贴;支持企业设立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落实岗位津贴按照国家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税前扣除。二是支持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落实完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优惠扶持政策,放宽审批条件,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职业教育,使职业培训更加精准有效。三是加强法治保障,依法保障产业工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保障产业工人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权利;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张天任表示,只有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让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工巧匠,才能加快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推动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

来源:中国财经新闻网

网址:http://www.prcfe.com/finance/2020/0521/40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