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日报: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发布时间:2020-5-24 11:08:00  阅读数:4598

 

记者 许旭 通讯员 钱韵涵 张慧 

2020年是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履职的第8个年头,围绕减税降费、保障就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领域,他提出了25个议案和建议,其中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年热门话题之一。

作为企业家代表,张天任表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给实体制造业企业造成了重创。我认为,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能够全面激发实体企业的活力,降低疫情和国际大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建议技改资金投向要更加精准化,引导企业把技改资金投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领域,投向‘工业强基’的薄弱领域。”张天任说,技术改造能够持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绿色、智能化装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报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制造业均面临着发展危机,传统制造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迫在眉睫。”张天任说,在转型发展中,天能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主动拥抱大数据,探索物联网、5G技术和人工智能,以数字化促转型,不断提升企业智造水平。天能计划投资数十亿元,将各生产基地的传统生产线改造为绿色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出更多能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绿色清洁能源产品。天能将继续深入推进“数字天能”建设,让大数据融入企业各个方面,将数字化转型落到实处,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结合天能集团近年来在转型发展中的探索历程,张天任表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天能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和循环利用,导入绿色生态设计,替代原有的传统设计,从源头上进行把控,避免电池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和排放污染物,降低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风险,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废旧铅蓄电池既是可以资源循环利用的‘城市矿山’,也是含铅含酸的危险固体废物。每年我国退役的铅蓄电池约为500万吨,数量巨大,这些废旧电池处置得好,含铅含酸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减少铅矿开采和进口,保障国家资源战略安全。”张天任说,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在回收环节上,“正规军”干不过“游击队”,在冶炼环节上,正规企业“吃不饱”、成本高的两大问题突出。同时,正规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上投入巨大,而“地下炼厂”环保设施简陋,甚至没有任何环保安防设备,还肆意偷税逃税,再生铅的价格更有竞争力,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铅蓄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张天任建议,有关部门应重新评估消费税实施效果,取消铅蓄电池税目,或对积极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销一回一”的生产企业,按回收量/回收率,给予消费税返还;加大对再生冶炼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将铅蓄电池再生企业增值税即征即返比例,从目前的30%恢复至50%,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统一政策,创新性解决回收企业进项票/进项税的难题等。

来源: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