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报: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深化农合联“三位一体”改革 打通产业扶贫富农“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0-5-25 17:22:00  阅读数:4928

 

本报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的党总支书记张天任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他认为,产业扶贫是构建脱贫长效机制的治本之策,而农合联“三位一体”改革是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农合联“三位一体”改革不仅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找到了突破口,也让社农利益联结“紧”起来、涉农资源“统”起来、合作运转“实”起来,为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找到了新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说,在调研中发现,通过农合联“三位一体”推动产业扶贫的模式在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从总体上来讲,尽管多地都有自己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局部的、地域的, 也有的是各地普遍存在的。有鉴于此,产业化扶贫应在精准扶贫对象、精准产业定位选择、精准农技和市场服务、精准产业发展保障机制、精准后续管理提升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立足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深化农合联“三位一体”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社户对接助农增收机制,突出“对象怎么定、产业怎么选、技术怎么教、产品怎么销、政策怎么补、农户怎么帮”等六个关键环节,建立产业农合联及会员帮扶低收入农户稳步增收长效机制和服务共享平台,把效益农业与广大低收入群体联系起来,实现更好地精准扶贫、“造血”扶贫, 让广大贫困农户和低收入群体,实现经济的自我发展、自我脱贫,在建成高质量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上和全国同步。

据止,张天任代表建议:围绕产业怎么选,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凸显帮扶产业接地气。依托当地区域特色产业,选择技术成熟易掌握、市场效益较稳定、增收成效较快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帮扶。围绕“技术怎么教”,实施“农合联会员+低收入农户”模式,实现农技服务一对一。针对技能不足、技术落后的低收入农户,进一步利用市、县、乡镇三级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专家等资源,采取免费技术指导的方式予以帮扶,切实提升低收入群体在发展特色农业中的专业技术水平。(曾庆华整理)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