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新闻网:【聚焦两会】张天任:我国要建立绿色发展企业保障机制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当前,在产业深度融合背景下,制造业绿色发展模式朝着系统性、综合性方向发展,需要统筹政府、社会、公众及资本等多方力量,群策群力,一盘棋思想,并建立相应的综合性政策和市场体系支撑绿色发展企业保障机制,维护绿色制造实体企业合法权益。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步入新时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增长方式,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战略选择。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是否具有绿色基因,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绿色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当前,全球的经济再平衡面临深度调整,各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应对经济危机和贸易争端的战略措施。二是我国绿色制造标准和评估体系已基本形成。从2016年开始,国家层面已在重点行业出台100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10-20项绿色工厂标准,建立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标准,发布绿色制造第三方评价实施规则、程序,制定第三方评价机构管理办法。三是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实体名单已初具规模。工信部印发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包括化工在内的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7.8%下降至25%,绿色制造产业产值由5.3万亿元提高到10万亿元。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但我国制造业的资源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尚未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
张天任建议:一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国家出台相关鼓励和支持政策,从资源效率、环境效益、社会责任等三个纬度出发,构建绿色增长价值评价体系,并充分运用好评价结果,引领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激发我国绿色增长的强大动能。
二是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制定政策要素保障。制定企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明确相关条件,定期开展认定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工业能效提升与清洁生产等重点工作,加快研究出台绿色改造提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社会监督等重点保障措施。
三是设立市场绿色壁垒,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在市场和流通等环节,从维护国家或地区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入手,配套绿色制造、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等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检疫检测制度,阻挡落后企业和产品进入市场,倒逼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
四是发布绿色发展数据,平衡资源环境价格。对绿色制造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发布,建立绿色发展企业数据库,动态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及时跟踪指导推进,并加强对行业龙头企业绿色发展的研究,从采购、装备、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完善,持续发挥龙头带动、示范作用。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网址:http://www.cinn.cn/gongjing/202005/t20200519_22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