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季丨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支持建设苏浙皖试验区,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码

发布时间:2020-5-22 16:06:00  阅读数:6436

 

今年5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关注热度再次攀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两会上提交了一件《关于支持在长三角腹地建设浙苏皖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发展试验区的建议》。

他表示,在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的同时,支持建设浙苏皖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发展试验区,探索和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码”。

张天任认为,浙苏皖交界地区位于长三角核心腹地,东西向的G60科创走廊与南北向的宁杭生态经济带在此交汇,具有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他建议,试验区范围可包括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江苏省宜兴市、溧阳市,安徽省广德县和郎溪县(包括上海飞地白茅岭农场)。该区域生态资源丰富,同时,是“两山”理念诞生地和重要实践地,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5.6%;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比在1.9:1左右。在参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有关做法基础上,着重打造“五个区”:

打造长三角“两山”转化实践样板区。该区域内的安吉县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可以以“两山”理念为指导,发挥该区域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生态经济集聚,率先实现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重点建设长三角生态经济试验区、全域旅游休闲康养协助区,共同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经济区。

打造长三角腹地高端外资集聚区。深化对外开放,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使命之一。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全力打造长三角“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的重要引擎。

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首选区。建设协同创新的产业体系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任务。重点协同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端制造业的产业链和集聚区。同时,探索建立跨省合作园区、产业飞地,促进开发区、集聚区、示范区、高新区、特色小镇等各类工业平台整合提升,积极承接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产业梯度转移,打造高能级产业集聚平台。

打造长三角协同科技创新先行区。以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为契机,共享长三角创新要素资源,协同推进区域创新。支持企业跨区域整合创新要素资源,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聚焦周边城市人才集聚优势,探索建设城市“创新飞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统一的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打造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中的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长兴县探索实践的省-县-乡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经验已经全国推广。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着力在该区域重点培育建设一批小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实现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编辑丨钱韵涵

校对丨田倍蓓

审核丨张玉霞

统筹丨王恒利